Jul 18, 2012

南瓜的千姿百媚Fall in love with squash!

I was very surprised to know that squash, cucumber, melon, bitter gourd, calabash and luffa are all members of the Cucurbitaceae family. No wonder, some of them taste bitter to a different extent. As an interpreter of the 'Squash Festival", I had a great chance to experience the wonder of squashes and the fun of diversity i the nature. I believe squashes can be a great material for horticultural therapy since they provide fantastic stimulation of five senses.
南瓜和葫蘆家族居然都屬於葫蘆科!!!!!!!其中還包括了黃瓜、甜瓜、苦瓜、西瓜、冬瓜、絲瓜和佛手瓜!!!!!!要不是擔任南瓜節的解說員,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知道這些瓜瓜們竟然都是一家人。只能說它們的外型實在是大有逕庭。

Squash這個南瓜的英文字源自於印地安那拉甘西特族語,意思是"可以生食的青綠食物'。其中台灣人常吃的又甜又滋養的澱粉質"冬南瓜"(winter squash, pumpkin),更是早在公元前5000年就在北美洲栽種。對印地安人來說,南瓜是生命三姐妹(Three Sisters)之一。他們先種上玉米,等玉米拔高之後,旁邊種的豆子就可攀延直上穩住玉米桿度過強風的日子,同時在根部提供氮肥。地上種的南瓜藤蔓則負責保持土壤的濕度和避免雜草叢生。

相傳哥倫布從美洲帶南瓜回歐洲餵豬開始,南瓜環遊世界的巡迴演出也就展開序幕了。中國明朝的李時珍說南瓜種出自南番,後傳入閩、浙等地。客家話稱南瓜為番瓜,也應該由此而來。

南瓜!南瓜!真的超好吃的。短短兩天就品嘗了好幾種不同口感的南瓜。這次的導覽經驗告訴我,開放的心是樂趣的來源。把心裡的籓籬撤去,就能盡情享受世間萬物的相同與相異。黃瓜含了苦味的葫蘆素就不是那麼爽口了,而苦瓜的葫蘆素卻讓人滿口回甘。
 南瓜可以重達一百多公斤,聽農夫說大發的時候,一個晚上就漲了幾公斤,真不可思議。

 往上爬的都是不同品種的冬南瓜、葫蘆和絲瓜。其中掛了幾條湊熱鬧的蛇瓜(蛇豆),雖然屬於豆科,但是偏偏要模仿瓜瓜。
 大夥都以為這個上胖下瘦的五福南瓜是被人用繩子硬勒成這樣的,其實是它自己愛長成這樣的。只能說自然界的奇妙不是人腦能夠完全掌握的。
 白皙無瑕的玉女南瓜應該讓很多女人忌妒吧!自然美真的不是人工美可以比擬的。
 角落的兩色鴛鴦南瓜也不讓玉女南瓜搶去光彩,硬是用鮮豔的黃、綠兩色搶人目光。

 冬南瓜都是在完全成熟、硬實之後才採收,可以保存數個月。有些種類還可以供整年食用。最好是收藏在乾燥陰涼的地方。


 這個白蛋南瓜是我的最愛,掛在瓜棚上,就像一顆顆的夜明珠。


 另外一種夏南瓜(summer squash, zucchini )雖然普遍來說沒有冬南瓜那麼甜,但是鮮美多汁,所以最好還沒成熟時就摘來吃,用橄欖油烤或炒都是嫩到爆漿。相較於冬南瓜的濃郁,夏南瓜的清香也別有一番風味。大自然讓我們在不同的季節享受不同的口感,真不愧是七星級廚師。

 李時珍說南瓜甘、溫、無毒。補中益氣。現在南瓜的葉、花、鬚、根、莖、蒂、種子和果瓢都可以為人類使用,整株都是寶。
 從三月底開始,造橋農會的工作人員就開始了與南瓜朝暮相處的日子。五月是結果的日子,還要辛苦的擔任媒婆的角色,幫南瓜花授粉。辛苦你們了。

大部分的葫蘆果實都是特殊的漿果形式,稱為瓢瓜。保護的外皮內是大量的儲存組織和種子,因為屬於溫暖氣候的原生種,所以在冰箱內儲存久了會凍傷。

資料來源(source):
食物與廚藝:蔬、果、香料、穀物 (On Food and Cooking, The Science and Lore of The Kitchen, by Harold McGee)
本草綱目:天下第一藥典 白話精譯本 李時珍著 御史編譯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