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y 9, 2010

白海豚的家在哪裡?

之前才在書上看到國外為保護土地而推動信託的案例,沒想到台灣就快要有此行動。地球上有許多土地為人類的政府所把持,這些政府卻濫用人民給予的權利,未將土地供眾人甚至是原生的動植物使用。如果我們一再默許這種事發生,適合動植物生存的空間將不斷消失。身為食物鏈上的最高層消費者,我們人類只能努力研究如何直接將太陽能轉化成可吸收的能量,不然就是都結紮。不然讓後代子孫面對飢餓的痛苦真是太不人道了。


或許我們可以在這個計畫上看到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,但是因此而躊躇不前並不會改善任何情況。又或許,我們那聽說願意傾聽民意的政府會因此自行停止出售,甚者設立保育區。不管有沒有加入認股,只要開始注意這件事情,就是好的開始。
 
※※認股方式※※ 網路登記http://et.e-info.org.tw/node/119 或填寫以下意願書後, Email: tepu.cd@msa.hinet.net


挺購地 幫白海豚找個家!
2010.04.14 聯合報


柳中明/台大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(台北市)

環保團體準備在九十天內籌到兩億三千八百萬,以購買濁水溪口灘地,期望保護保育動物:台灣白海豚。這樣的購地自保運動,需要全民協助。

我國長期重視經濟成長,環境與生態保育工作艱難,其所造成的就是人民健康風險愈來愈高。想像生態系是人類生命的保護網,當飛禽走獸與魚蝦都找不到生存地時,大概就是人類滅絕的時刻。

白海豚原來應該是遨遊在台灣四周,現在卻找不到棲息之地,那就代表四周海域已漸無法提供其所需的食物,以及適當水質的生存空間。想像這些白海豚是人類的試毒銀筷,那麼當白海豚消失時,我們就應該遠離台灣四周海域,不能下水也不能吃水中的魚蝦。如此,台灣還能住嗎?

環保團體的行動,一般以經濟開發破壞環境之前的抗議示威阻擾等為主。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經過環境影響評估等公開法定流程後,經濟開發行為獲得法律支持,環境保護運動反變成阻礙社會經濟發展。所以,環保團體近年來改採法院救濟的方式,企圖經過法院判決來阻止環境破壞。但是,費時費力費錢,成效有限,甚至已確定是人為汙染破壞、危害生命健康的案例,也一樣無法取得勝利。

購地以阻擋開發,確實在國外有許多成功案例。由於企業都以低租金的方式取得經濟部特別設置的工業開發區,以降低投資成本。所以,雖然兩億多元對企業而言不算太多,但因不至於出現競標搶購的現象,環保團體真的有可能取得土地,阻擋白海豚的消失。

未來,唯一要擔心的是:政府強制收購,那麼白海豚注定消失,台灣人大概也該大量移民國外了!

 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