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ug 27, 2011

會呼吸的房子

8/19~8/24 O.U.R Ecovillage - healing Sanctuary 治療的聖殿
才剛走進安排的房間,就知道這棟房子不簡單,也沒有任何明確的想法。不過,整棟房子圓呼呼的,幾乎沒什麼尖銳的線條,讓人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。憑藉著一點以往讀過的資訊,我知道這就是自然建築。

這是百、千隻手摸過、捏過、壓過、槌過的建築,將沙、麥桿、黏土和木頭放在屬於它的位置上,擁抱陽光、吸收雨水並排放廢水滋養土壤。由於材料取於自然,再配合自然運作的原則,輕輕鬆鬆地與自然結合為一體。

這一切都需要機緣與等待。別人家的水池清汙泥,我們運回一車車的黏土,又細又黏。木材廠要清掉木頭,我們搶救一堆堆的木材。許多材料就是這樣從鄰近的社區捐獻得來的。在這多雨的溫哥華地區,我們要在太陽較常露臉的五月到九月間拼命趕進度。就這樣,夏天揮汗如雨的搭建基礎架構,秋天慢慢塗上內牆的石灰,在冬天清晨的第一場雪中迎接客人。

這棟建築是由一位女性建築師Ms. Elke Cole所設計。她與生態村合作了十年,現在正在非洲的一個小村落教導一群當地的婦女蓋自己的小店。

 
 雨水就順著小杯子流入地底下的雨水收集桶。


 外牆的下部先以石頭當基礎。
 屋頂以當地的木材當樑,看似隨意的放置,其實經過精密的計算。
 喜歡不規則形狀的窗戶。
 木頭與泥土互相擁著。
 門也是當地公司捐贈的,充滿大地的色彩。
 來溫哥華快二十天,終於等到第一場雨。看,雨滴在杯子裡跳舞呢!

 這是誰的屁股,尾巴都跑出來了?
 原來是火爐先生的屁股啊!專門放氣用的?
 每個房間都有一個天窗,讓陽光隨著時間的推移,在屋內灑下不同的色彩。這是最大的一間房間,我們當作交誼廳、瑜珈室、簡報室.....


 我的房間真的不大,一眼望盡。
 雖然窗戶大都是不能開的,但是裡面的溫度真得剛剛好。
 唯一可以打開的窗戶卻不曾開過,因為怕長長的朋友造訪。
 喜歡這個紅色的小龕,自然的泥土顏色搭配插滿外面小徑花草的小瓶子,讓人安心起來。

 這坨也是小鳥的家,不知哪來的?小鳥們應該翅膀硬了,自食其力了吧。

 粗造的門面,自然。


重點是,鎖頭是裝飾用的,可以前後推來推去。這裡的門,都是這樣的鎖,包括浴室。沒錯,社區裡大家要互相信任,互相尊重。
 因為浴室是共用的,所以只好把毛巾晾在房間裡,剛好位乾燥的空氣補充水分。

 太陽已經曬到頭頂上了,應該是傍晚了。







 浴室反而比我的房間大,我好像得到一個重點。公共空間大,私人空間小。

 不只是浴室的地板,屋內的地板都鋪上石頭或是泥土,下面還有熱水管游走,可以驅逐冬日的寒意。
 才在這裡洗一次澡,水龍頭就會壞了。也好,接下來就去戶外的浴室沖涼吧!只有門簾。




 這個洗臉盆怎麼看怎麼像沙拉碗,有西班牙的風味。

 一如其他的自然建築,一定會留一角展示牆壁裡的自然材料。
 抽風機旁放風鈴,你們也太浪漫了吧。
 喜歡這個用毛線包裹的擋門石。

 將一片片的碎玻璃貼在門上,讓想像力暴走。


 熊,這裡的森林之王。有時候也會來作客。




 坐在窗邊曬太陽,是清晨棒的享受,又涼又溫暖。只能意會。









 他們相信這裡有神奇的力量,所以這裡也是園區治療師們的工作室。
其中一項療程,既然是日本式按摩。


 好像坐在媽媽的子宮裡。
 屋內的另一間臥室,有我喜歡的拼布棉被。
 屋樑從牆壁冒出來打招呼。

 
 屋外的圍牆還配了椅子,誰規定牆一定要平整光滑?根據樸門原則,作最大的利用。


 還是沒鎖,只是磁鐵。

 所有流血流汗的志工們,我們不會忘記你們的。

 你沒看錯,是章魚哥。這裡每個人都有自己負責的角落,可以隨意發揮。





某晚,一位不速之客來訪。沒有尖叫聲,趕快拿掃把請牠出去,我還是喜歡自己一個人睡。

No comments: